EP38|結婚是衝動?婚前準備必不可少,學習「互相成全」
#婚姻 這檔事 是一輩子的功課
而面對愛情以外的種種難關 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週一的節目中 邀請新書《親愛的,我們一起幸福》的作者 劉如卿老師 和 Weddings新娘物語雜誌編輯 君宜 來和你聊聊
結婚是衝動?婚前準備真的必不可少!
婚禮辦著辦著就不結了?溝通協調是功課
婚姻中充滿犧牲?能學習「互相成全」最好!
希望能為準新人們 或是已在婚姻中的你
一些不同的幸福啟發
Mo 19.04.2021
30 : 28 min
EP37|那些衝浪教會我的事,0基礎也能學習設計、製作泳衣!
【可是爸媽,我不想當公務員】單元
念政治系畢業 竟然踏上泳裝設計之路!?
出社會後也曾迷惘 而一次的衝浪體驗讓她萌生了小小的念頭
找到了自己「#一生中不做會後悔」的事!
為大家邀請到 favalava 泳裝品牌的創辦人 拉林 來到節目當中分享
愛上衝浪+曾有不好的泳裝經驗,萌生自製泳衣的想法
只要有心,0基礎也能學習設計、製作泳衣
泳裝沒胸墊好害羞?更能享受海上的無拘!
有些事不做會後悔 想做就趁現在!
拉林也將和你聊聊那些衝浪教會她的事和她的環保理念
favalava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favalava.swim
favalava IG:https://www.instagram.com/favalava_swim/
實體寄賣店:誠品新板店 GLADE
Mo 12.04.2021
27 : 55 min
EP36|頭都洗下去了!誤打誤撞、心之所向的花藝工作坊創辦之路
【可是爸媽,我不想當公務員】單元
桃園 Immtoral花藝坊負責人 葉農 來和你聊聊創辦花藝工作坊的心路歷程
開花店其實真的沒這麼夢幻啦!身兼多職不容易
學插花不用北上 來桃園就可以
網路商店發達又省成本,但葉農想讓你了解「實體花店」能夠溫暖人心的力量💗
葉農將和你分享一路以來經營工作室的歷程和感想,一起為在夢想路上開疆闢土的你加油!
★《元氣少女 瑋瑋》臉書粉絲團抽獎進行中!有機會獲得「精緻手工花束卡片」
抽獎連結:
Immtoral花藝坊臉書粉絲團:https://reurl.cc/l04NjY
Di 06.04.2021
30 : 09 min
EP35|周慕姿心理師:每個「過度努力」都是傷的證明,每個人都值得一個溫柔的擁抱
我們總是在職場上努力達成目標
在家庭中努力扮演好每個角色
在生活中努力達成自己的要求和期待
就算很累 也不能、不敢停下來
深怕自己過太爽
似乎一停下來就天理不容 就變成了一個不夠好的人?
周慕姿心理師的《過度努力》透過8個生命故事
想告訴你每個過度努力的背後 都有個傷痕累累的孩子
停下腳步 回頭看見這些過度消耗
給自己一些溫柔 學習放過自己
希望我們都能在淚水中
給曾經受了傷的自己一個溫柔的擁抱
Mo 29.03.2021
29 : 47 min
EP34|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除了退休金外,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有想過 你想要怎樣的老年生活嗎?
邀請到《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的作者 劉秀枝醫師 來和你聊聊:
工作退休,生活卻不退休的老年智慧學
老後的「健康」是能和疾病好好共存
獨居卻不孤獨!line群組幫助你
如何預防失智?靠多動腦、交朋友
現在醫療科技愈趨進步,我們都很有可能過上十幾二十年的老後生活,
從現在起用正面的態度看待老年,年老卻不衰老 實踐快樂老後!
Mo 22.03.2021
23 : 04 min
EP33|小資女創業!做蛋糕甜點好夢幻?其實夢想背後有不為人知的辛苦!
【可是爸媽,我不想當公務員】單元
一波烘焙工作室的負責人Esther來和你聊聊成立工作室、和媽媽一起創業的心路歷程
●以為做蛋糕甜點好夢幻?其實背後有不為人知的辛苦!
●工作及生活、生活及工作?當家裡就是工作場所時要怎麼調適自己?
●母女一同創業,Esther和媽媽互享體諒竟從沒吵過架!
Esrther將和你分享一路以來經營烘焙室的歷程和感想,一起為在夢想路上開疆闢土的你加油!
★《元氣少女 瑋瑋》臉書粉絲團抽獎進行中!有機會獲得客製化蛋糕抵用券
抽獎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一波Epoch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pochfood
Mo 08.03.2021
23 : 08 min
EP32|花開富貴!春節花禮怎麼挑
年節送禮自用的居家熱門花卉怎麼挑?盆花、切花各有不同花卉品種的熱門人氣王!
而在挑選時有哪些技巧、回家照顧有什麼注意事項,邀請到台北花市企劃室的副主任 洪子傑將一一和你分享,
讓我們新的一年都能花開富貴、花開似錦鴻運開!
台北花市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8號.36號(A、B棟)
春節連續營業時間:2/7(日)凌晨時 至 2/11(四)中午十二點(108小時不打烊)
Mo 08.02.2021
22 : 39 min
EP31|咬指甲、拔頭髮?從覺察開始學習與「焦慮」共處
孩子老是啃指甲、拔頭髮、摳手皮,講也講過罵也罵過 卻總是改不掉?
其實這種種行為可能都是孩子焦慮的求救信號!
邀請到《覺察孩子的焦慮情緒》作者王意中心理師來和大家聊聊:
●原來啃指甲、撥頭髮是孩子在求救?
●為什麼孩子一遇到上學就渾身不舒服?
●當發現焦慮找上門時該怎麼調解?
●意中心理師也將和你分享 他獨有的保持幸福小秘訣
「焦慮」無法消失 也沒有必要消失覺察、舒緩、學習共處才是最好辦法!
Mo 25.01.2021
22 : 52 min
EP30|思覺失調症怎麼了?評論社會事件前先看見思覺失調症
來賓: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臺大醫院精神科教授 胡海國醫師
1:13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有那些症狀?
5:17 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早期認識的重要
Di 05.01.2021
12 : 58 min
EP29|被出軌後療癒自己的七個階段、幫朋友同仇敵愾出了什麼問題?
來賓:洪培芸臨床心理師
培芸心理師回答聽眾朋友在IG上的提問,什麼樣的人愛出軌?
為什麼有些人被出軌後又出軌別人?
也將和你聊聊被出軌後療癒自己的七個階段,幫被出軌的朋友同仇敵愾又出了什麼問題?
新書推薦:為什麼感情融洽 另一半仍出軌?
Fr 04.12.2020
11 : 01 min
EP28|伴侶出軌 我該原諒他嗎?放下執著,伴侶出軌並不是婚姻失敗
來賓:洪培芸臨床心理師
該不該原諒外遇的另一半?原諒就等於維持婚姻?不原諒才是愛自己的表現嗎?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將和你聊聊,伴侶出軌並不是婚姻失敗,也不是你的失敗。
新書推薦:為什麼感情融洽 另一半仍出軌?
Mo 23.11.2020
10 : 53 min
EP27|「我想回家」住院長輩的心願、子女的擔憂;臨終前的道歉 道謝 道愛 道別
面對親人的住院或臨終,我們會被很多情緒淹沒,這時候常常忘記了想想「患者想要的是什麼?」
長輩想出院回家,子女會擔心害怕,這也就是「居家安寧」出現的原因,
而怡吟執行長也將用生命故事和你分享臨終前的道歉、道謝、道愛、道別。
來賓:安寧照顧基金會 林怡吟執行長
Mi 18.11.2020
18 : 26 min
EP26|伴侶的外遇對象條件不如自己?戀愛經驗跟出軌機率有關嗎
來賓:洪培芸臨床心理師
當自己出軌的事跡被發現時,出軌者的情緒剛開始多半是否認、逃避、見笑轉生氣,
這樣的行為背後究竟藏了什麼樣的心理因素?
而常常聽到的所謂「外遇對象常不如正宮(不論男女)」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
另外也將和你聊聊,戀愛經驗真的跟出軌機率有關嗎?
新書推薦:為什麼感情融洽 另一半仍出軌?
Mo 16.11.2020
12 : 26 min
EP25|預立醫療決定的重要性,實際的醫療臨床情形比你想的更複雜!
今天將進一步帶你了解「不急救意願書」及「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簽署方式,
「不急救意願書」相對簡單方便;「預立醫療決定書」則是更全面嚴謹!
常常有人覺得「我已經想好了,不用簽啦!」但是實際會遇上的臨床情況真的很多很複雜,
所以鼓勵大家兩者都簽屬,保障我們的善終!
來賓:安寧照顧基金會 林怡吟執行長
Mi 11.11.2020
10 : 10 min
EP24|伴侶出軌真的不是你不夠好!為什麼感情融洽 另一半仍出軌?
來賓:洪培芸臨床心理師
到底出軌者都在想些什麼?
明明出軌的是他,他卻說的好像都是我的問題,難道真的是我不夠好嗎?
當一段感情遇上一方出軌,都會是一段極其複雜的因果關係,
培芸心理師將用客觀、不帶性別刻板印象的角度,和你聊聊被出軌和出軌者的心理。
新書推薦:為什麼感情融洽 另一半仍出軌?
Mo 09.11.2020
11 : 58 min
EP23|預立醫療決定v.s.不急救同意書,病主法讓生命更符合自己的期待價值
病人自主權立法保障了什麼?跟預立醫療決定書有什麼關係?
而「預立醫療決定」和「不急救同意書」又有哪些差異?
當家人不善常開口談論這些生命議題時,有哪些方法可以協助彼此討論呢?
來賓:安寧照顧基金會 林怡吟執行長
Mi 04.11.2020
17 : 29 min
EP22|安寧照顧不等於被放棄,給末期病人最全方位的身心靈照顧
打破「安寧=被放棄」的迷思,住進安寧病房穩定後也是可以出院的!
另外還有相關的「安寧共照」服務,不管事在醫院還是居家,都能被妥善照顧!
來賓:安寧照顧基金會 林怡吟執行長
1:47 什麼是安寧照顧?
3:55 安寧病房和普通病房的差別
5:16 住進安寧病房的條件
8:56 安寧照顧有健保補助嗎
Mi 28.10.2020
10 : 34 min
EP21|反思-動物園到底該不該存在?「展演動物辦法」規範了什麼?
Sera走遍全台各地的動物展演場所(餐廳、農場、動物園)進行田野調查,
將和你聊聊調查中曾遇到的情況和普遍面臨的問題。
而到底「動物園該不該存在」?或是最近聽聞有台中市議員提議「台中要建立動物園」,
Sera也將分享她的看法。
也將和你聊聊,剛上路不久的「動物展演法」到底是否具有規範效力呢?
0:28 台灣現下動物展演場所的問題
6:54 動物園該不該存在?
9:13 台中要建動物園?
11:49 「展演動物辦法」規範了什麼?
來賓:鳥語獸躍 Sera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Do 22.10.2020
15 : 41 min
EP20|正視孩子失戀的傷痛,好好分手 善待對方保護自己
戀愛不是件壞事,但是如果哪天孩子分手了,身為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而面對不理性的情人,又有哪些自保方式、有哪些專業機構可以提供協助?
面對在戀愛失利的孩子,家長又可以給予怎麼樣的協助,陪伴孩子面對悲傷、整理自己重新出發?
來賓:現代婦女基金會教育宣導部 劉容任督導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EP19|壁咚、網路公審、不要就是要?那些年我們被灌輸的錯誤觀念
偶像劇中的壁咚、強吻、摸頭看似令人怦然心動,
但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就不是這麼浪漫了,這集將聊聊你我的身體自主權,
另外也將和你聊聊前陣子發生的豬揚事件"網路公審"的議題。
來賓:現代婦女基金會教育宣導部 劉容任督導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Mi 07.10.2020
15 : 23 min
EP18|工作和育兒間的拉扯,媽媽需要找回屬於自己的價值
💗Podcast搶先聽 新書抽獎活動💗
1️⃣搶先聽四集抽獎節目 並截圖podcast收聽畫面
2️⃣至元氣少女瑋瑋臉書粉專 點一個讚!
3️⃣至臉書抽獎貼文下 留言貼上你的截圖 分享你的心得
✅等待10/5(一)中獎通知!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元氣少女瑋瑋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媽媽的價值感來自於育兒、伴侶肯定、工作興趣,
孩子終究會長大,父母要如何放手、找尋自己的名字就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來賓:陳彥琪諮商心理師
Mi 30.09.2020
11 : 54 min
EP17|跟公婆住好委屈?劃下心理界線,放下成為「一家人」的期待
💗Podcast搶先聽 新書抽獎活動💗
1️⃣搶先聽四集抽獎節目 並截圖收聽畫面
2️⃣至元氣少女瑋瑋臉書粉專 點一個讚!
3️⃣至臉書抽獎貼文下 留言貼上你的截圖 分享你的心得
✅等待10/5(一)中獎通知!
元氣少女瑋瑋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身為媳婦,彥琪諮商師說盡量放下成為「一家人」的期待,
大家各自帶著自己原生家庭的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設下心理界線、互相尊重,
相信自己和伴侶的支持最重要。
來賓:陳彥琪諮商心理師
Mi 30.09.2020
10 : 08 min
EP16|打破媽媽育兒 爸爸滑手機的惡性循環,欣賞對方的育兒方式
💗Podcast搶先聽 新書抽獎活動💗
1️⃣搶先聽四集抽獎節目 並截圖收聽畫面
2️⃣至元氣少女瑋瑋臉書粉專 點一個讚!
3️⃣至臉書抽獎貼文下 留言貼上你的截圖 分享你的心得
✅等待10/5(一)中獎通知!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元氣少女瑋瑋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總是看不慣對方的育兒方式?東嫌西嫌可能只會讓情況更糟!
放下過高的育兒目標,放寬心,欣賞對方帶小孩的方式,重新開啟伴侶間的對話。
來賓:陳彥琪諮商心理師
Mi 30.09.2020
10 : 35 min
EP15|不要再教我怎麼當個好媽媽!放下完美媽媽的期待
💗Podcast搶先聽 新書抽獎活動💗
1️⃣搶先聽四集抽獎節目 並截圖收聽畫面
2️⃣至元氣少女瑋瑋臉書粉專 點一個讚!
3️⃣至臉書抽獎貼文下 留言貼上你的截圖 分享你的心得
✅等待10/5(一)中獎通知!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元氣少女瑋瑋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好多文章好多書籍都在教養新法,都要我們成為「完美家長」,養出「完美孩子」
做60分的媽媽就已經精疲力竭了,真的不用做到100分!
接受自己也需要休息、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與另一半好好的溝通,
媽媽們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把握珍貴時光跟孩子有品質的相處。
來賓:陳彥琪諮商心理師
Mi 30.09.2020
17 : 32 min
EP14|精神及肢體上的戀愛暴力,別在意外發生後才質問孩子「為什麼不告訴我」
親密關係當中的暴力行為,其實除了肢體上的暴力之外,精神上的暴力也在其中,
包含貶抑、孤立、操控、經濟控制、強迫性行為……等等,都算是約會暴力,
當覺得「不答應對方的要求,就會有很不好的下場」時,也許可以重新檢視這段關係,
必要時尋求輔導資源處理。
而家長也需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友善的討論氛圍,讓孩子知道遇到問題時可以有人求助。
來賓:現代婦女基金會教育宣導部 劉容任督導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Mi 30.09.2020
14 : 09 min
EP13|孩子談戀愛了好擔心?家長們不可不談的「情感教育」
家中青少年談戀愛,讓人擔心課業又擔心他們受傷害!
面對未知的擔憂 最好的方法可能不是禁愛令
而是 #溝通、溝通 再溝通!
了解他們的想法、了解學校的性教育進度
同時把握各種資源來跟孩子 #機會教育!
來賓:現代婦女基金會教育宣導部 劉容任督導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Mi 23.09.2020
12 : 34 min
EP12|長輩住院到回家的無縫接軌,避免長輩從虛弱惡化成「失能」
當長輩意外住院,度過了治療期終於被通知可以出院了之後,我們還需要什麼樣的「出院準備」?
除了長輩出院後居家的照顧,包括家人之間協調也是個課題!
長輩回家後需不需要輔具?誰要負責成為主要照顧者?需要請看護嗎?看護要怎麼找?
由此可見,出院前的準備和適應就已經相當重要!
今天也將和你分享,當一位「虛弱」的長輩回家後,該如何避免長輩惡化成「失能」呢?
1:16出院準備計畫 院長分享
4:35給聽眾的建議、評估
5:29 長輩出院後怎麼避免健康情形惡化成失能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Fr 18.09.2020
10 : 33 min
EP11|憂鬱症的醫療困境:心理諮商好貴、抗憂鬱藥讓人更憂鬱?
目前台灣在憂鬱症的治療上有四大問題:就醫不足、診斷不足、治療不足、持續治療不足,
在就醫就已經不足的情況下(在台僅1/5患者就醫),尋求資源後憂鬱症患者的困境也需要被重視,
今天也將和你聊聊為什麼有些憂鬱症患者不願吃藥?而健保在憂鬱症上的補助又有哪些盲點?
0:46 台灣憂鬱症四大不足之情況
3:45 抗憂鬱藥物令人難以忍受?為什麼有人不願吃藥
5:24 健保對於憂鬱症的治療缺乏
6:22 各縣市衛生局提供免費心理諮商資源
8:24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理事長的話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EP10|預防及延緩失能,許長輩和自己一個靜好的未來
長照2.0的17項服務,從預防到安寧服務各階段全都包含,
其中「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就相當重要!
如果我們家長輩很身體很健康,可以怎麼保持並且延緩失能呢?
又該怎麼找尋住家附近的關懷據點、社區據點,提供各式各樣不同的課程、社交給長輩?
0:42 長者的健康促進、預防失能
3:49 長照巷弄站不只關心長輩,也關心社會
6:17 「橘色食堂」經驗,長輩的心靈復健
8:56 如何找尋社區關懷據點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Fr 11.09.2020
11 : 18 min
EP09|憂鬱症自殺防治,了解藏在心中的「微笑憂鬱」
「她平常很開朗阿怎麼會自殺?」今天將和你聊聊什麼是「微笑憂鬱(假面憂鬱)」,
憂鬱症患者當中有15%會死於自殺;而台灣自殺者當中有70%生前患有憂鬱症,
當然兩者間不能全然畫上等號,但是其中的高度相關真的不容忽視。
張家銘醫師將和你聊聊,若身邊的憂鬱症患者出現自殺傾向該怎麼應對?
而同理患者的同時也要照顧自己,憂鬱症患者的家屬親友又該怎麼照顧自己的身心呢?
0:45 微笑憂鬱(假面憂鬱)是什麼?
2:12 若身邊的憂鬱症患者出現自殺傾向該怎麼應對?
5:03 陪伴、同理、共鳴的重要
5:47 陪伴憂鬱症患者的同時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
8:25 資源分享:1925安心專線、心情溫度計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Mi 09.09.2020
10 : 14 min
EP08|聰明利用喘息服務,用心照顧自己才能好好照顧長輩
一個家庭中,多數的照顧者都是女性,女性照顧男性、媳婦照顧公公、未出嫁的女兒照顧爸爸,
以台灣的數據統計,一位長者在臥病到離開的時間可能長達8~10年,而這段期間當中,
照顧者如何調適自己、找支持資源和適當娛樂活動來放鬆身心靈就變得相當重要!
這集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高齡健康照護系 蔡君明主任將和大家聊聊居家和機構的喘息服務,
聰明利用喘息服務,把自己照顧好才能好好照顧家人!
1:06 喘息服務介紹 打破過去觀念
3:14 居家及機構式的喘息服務
4:16 如何申請喘息服務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EP07|打破憂鬱症汙名化!我們知足,且努力活著
憂鬱症並非像一般生理傷口可以直接用肉眼看見受傷的狀況,
所以常出現社會大眾對憂鬱症患者的不理解「怎麼不想開一點?」「你是裝出來的吧?」
已故作家林奕含就曾提到自身經驗,因病無法考試卻被師長懷疑裝病,
不論是質疑患者,或是忽視憂鬱症的存在,都只會把患者推向更深的深淵。
今天邀請到憂鬱症防治協會的 張家銘理事長,來聊聊如何翻轉憂鬱症汙名化。
0:40 說憂鬱症患者「不知足」是典型的汙名化
2:06 憂鬱症裝得出來嗎?
4:55 汙名化對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6:39 張家銘醫師的觀察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EP06|教你善用長照2.0資源,長輩的生活輔具和居家環境的Know-How
當家中長輩突然需要助行器、輪椅、電動床……等等的輔具,一大筆的費用可以說是不小的壓力,
然而長照2.0在輔具方面的補助真的非常有用,資源一定要懂得如何申請,
有些醫療通路有和政府系統連線,運用得宜甚至可以到店付差額就把輔具帶回家!
而如果想要把居家環境改善成無障礙空間,也可以尋求長照資源幫助!
一個小小的把手、一段小小的坡坎,都是長輩居家環境的Know-How。
0:48 長照2.0輔具、無障礙空間的補助資源
2:44 提前申請評估,到店購買輔具直接付差額的服務
4:15 新北「特快車」方案介紹
5:22 輔具租借服務「輔具中心」
6:32 無障礙空間改善補助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EP05|理解憂鬱症,別再要我想開一點!原來憂鬱症不只是心理問題
憂鬱症在社會上越來越普遍的同時,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認知去應對它呢?
憂鬱症在台灣的盛行率約5%~9%,代表有將近百萬人口患有憂鬱症,但就醫人數卻只有20萬人,
包括對憂鬱症認知不足、不知道生病了,再加上社會的汙名化、親友的不理解,可能都是患者不敢、不願就醫的因素,
而沒有及早、及時就醫,也導致衍伸出更多社會事件的發生。
憂鬱症其實不只是情緒問題,更是「全身性的疾病」,需要時間治療復原,更需要社會的理解。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理事長將和你聊聊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
如何區分「憂鬱」和「憂鬱症」?更加認識離你我不遠的憂鬱患者。
1:28 憂鬱症在台灣的分布情形(人口、性別、年齡)
3:37 憂鬱症有那些症狀?怎樣算達到憂鬱症的程度?
6:07 如何區分「憂鬱」和「憂鬱症」?
7:24 瑋瑋案例分享,如何提高關注給身邊親友即時
EP04|我想離婚,但捨不得孩子變單親!離婚非單親,父母不同住但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兒福聯盟推廣的很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好聚好散,但是在好聚好散的背後,一定是雙方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去調解這件事情。
兒福聯盟同心圓北市會面中心 呂安君督導員將和你分享離婚雙親好聚好散的案例,
劍拔奴張的父母如何為了孩子而努力合作當雙親?
另外也將和你聊聊「離婚非單親」是什麼?原來離婚非單親,只是父母不同住,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有時孩子會較難以接受非同住那方父母的善意與愛,如何尊重孩子的意願、化解隔閡?
1:05 「離婚非單親」是什麼?
2:52 離婚非單親、好聚好散的案例分享,看見父母親的掙扎
12:08 離婚親職教育資源提供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Mi 26.08.2020
13 : 25 min
EP03|批評另一半?要求選邊站?別讓孩子當爭吵中的夾心餅乾
每個家庭都會遇上爭吵,如果常常面對雙親爭吵,對孩子會有不小的影響,
只不過通常父母在情緒高點的情況下,常常會忽略孩子的情況。
面對爭吵的父母,孩子最渴望的心聲會是什麼?我們要如何留心孩子受到的影響?
批評另一半,或是要求孩子在父母間做出選擇時,原來對孩子來說相當痛苦?
「爭吵」在家庭中無可避免,雙親可以如何做到理性,同時也顧慮到孩子的感受呢?
1:02 父母若長期不和睦、爭吵,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4:28 為什麼不該批評另一半、要求孩子選邊站?
7:50 「孩子好體貼、懂事」聊聊孩子的親職化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Mi 26.08.2020
10 : 01 min
EP02|離婚後一樣可以讓孩子擁有「雙親」生活嗎?原來離異後遇上新戀情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離婚後其實一樣可以讓孩子擁有雙親的生活!
離異父母如果都有意願共同扶養孩子成長,要怎麼合作當父母呢?
就算不同住,只要把握幾個生活上的技巧,也能讓孩子感受到雙親的愛。
今天也將和你聊聊,當離婚後新生活遇上了新戀情,該不該跟孩子說?
怎麼樣的表達和行動,能降低孩子的不安?
而當孩子對父母的新伴侶表現敵意,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孩子的立場,繼父母可以怎麼應對?
兒福聯盟同心圓北市會面中心 呂安君督導員將用實際案例和你分享!
00:27 離異後怎麼合作當父母?好好當親職同事
6:14 當離婚後新生活遇上了新戀情,該不該跟孩子說?怎麼溝通?
10:55 當孩子對父母的新伴侶表現敵意怎麼辦?孩子在想什麼?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Mi 26.08.2020
13 : 12 min
EP01|離婚壓力下的親子溝通,怎麼跟孩子說我們要離婚了?
當一對夫妻選擇了離婚一路,過程中,未成年孩子的身心靈狀態常常會被忽略。
面對將離婚的父母,孩子內心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和「愛」,
常常有人說不要跟孩子說太多,免得擔心受怕,
「反正等孩子長大就知道了!」「就跟他說媽媽要去外地工作就好。」
不過這樣真的是最好的辦法嗎?
為大家邀請到 兒福聯盟同心圓北市會面中心 呂安君督導員
要來和大家聊聊孩子「知的權利」,面對離婚,我們該如何好好和孩子溝通?
也將用豐富的經驗帶你聽聽告知與不告知的家庭案例分享。
1:09 面對即將離婚的父母,孩子最擔心的是什麼?
3:26 如果孩子還小,到底該不該告知孩子父母要離婚?
6:00 離婚告知的案例分享
嗨!來這裡看更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weiwei
Mi 26.08.2020
16 : 04 min
Cookie-Einstellungen auf audials.com: Wir verwenden Cookies, um das bestmögliche Nutzererlebnis zu bieten, die Sicherheit zu gewährleisten, die Leistung zu verbessern und zur Personalisierung von Anzeigen. Sie können Ihre Präferenzen anpassen, indem Sie auf „Konfigurieren“ klicken. Weitere Informationen finden Sie in unserer Datenschutzrichtlinie und der Google Datenschutzerklärung und Nutzungsbedingungen
Alles akzeptieren
Ablehnen
Konfigurieren